黨課:長征精神永放光芒
談到中國共產黨的奮斗史,長征無疑是其中最驚心動魄,也是最可歌可泣的一段歷史。從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紅軍第一、第二、第四方面軍和第二十五軍進行了偉大的長征。我們黨領導紅軍,以非凡的智慧和大無畏的英雄氣概,戰(zhàn)勝千難萬險,付出巨大犧牲,勝利完成震撼世界、彪炳史冊的長征。開啟了中國共產黨為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而斗爭的新的偉大進軍,用生命和熱血鑄就了偉大長征精神。
一、牢記歷史,回顧長征路
1、長征的出發(fā)地
由于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后,中央主力紅軍為了擺脫國民黨軍隊的包圍追擊,被迫實行戰(zhàn)略大轉移,1934年10月10日,中央紅軍從江西瑞金出發(fā)開始長達兩年的長征之路。
2、湘江戰(zhàn)役
湘江戰(zhàn)役是關系中央紅軍生死存亡的一戰(zhàn)。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中央紅軍在湘江上游與國民黨軍苦戰(zhàn)五晝夜,最終突破了國民黨軍的第四道封鎖線,粉碎了蔣介石圍殲中央紅軍于湘江以東的企圖。但是,中央紅軍也為此付出了極為慘重的代價。部隊指戰(zhàn)員和中央機關人員由長征出發(fā)時的8萬多人銳減至3萬余人。
3、遵義會議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央政治局在貴州遵義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總結了第五次反“圍剿”的經驗教訓。此次會議結束了王明“左”傾冒險主義路線在黨中央的統(tǒng)治,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新的中央正確領導,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從幼稚走向成熟。
4、四渡赤水
1935年1月19日至1935年3月22日,毛澤東同志指揮紅軍與敵人周旋,創(chuàng)造了以弱勝強的奇跡。四渡赤水作戰(zhàn)中,紅軍進行了大小40余次戰(zhàn)斗,殲滅敵人1.8萬余人,從而擺脫了敵人的圍追堵截,中央紅軍從此改變了被動挨打的局面。
5、巧渡金沙江
1935年5月,紅軍挺進金沙江,先遣部隊控制了皎平渡兩岸的渡口。5月3日至9日,紅軍主力過江。紅9軍團在南渡烏江以后奉命牽制敵人部分兵力,確保紅軍主力平安渡江。
6、強渡大渡河
1935年5月21日,中央紅軍從冕寧瀘沽地區(qū)分左右兩路北進。25日,紅一團一營二連17名勇士,強行渡過大渡河殺出一條生路,為紅軍沿大渡河兩岸北上夾擊瀘定橋守敵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
7、飛奪瀘定橋
1935年5月29日,中央紅軍先頭部隊沿大渡河右岸北上,紅4團22名突擊隊員沿著槍林彈雨和火墻密布的鐵索奪下橋頭,并與左岸部隊合圍占領了瀘定城。中央紅軍主力隨后從瀘定橋上越過天險大渡河。
8、爬雪山
1935年6月8日中央紅軍突破敵人蘆山、寶興防線,隨后翻越了長征路上第一座大雪山—夾金山。6月12日,中央紅軍先頭部隊終于翻過幾座大雪山,在北進途中與紅四方面軍先頭部隊勝利會師。
9、過草地
1935年8月21日,紅軍開始過草地。紅軍隊列分左右兩路,平行前進。右路軍由毛澤東、周恩來等率領,由四川毛兒蓋出發(fā),進入草地。經過七天到達草地盡頭的班佑地區(qū)。草地環(huán)境惡劣,在此犧牲的紅軍將士達萬人以上。
10、激戰(zhàn)臘子口
1935年9月17日,紅軍先頭部隊第一軍第二師第四團攻占臘子口天險,突破敵人封鎖線,粉碎了敵人企圖把紅軍困死在草地的計劃。
11、吳起鎮(zhèn)會師
1935年10月19日,毛澤東率領中央紅軍到達陜北延安的吳起鎮(zhèn),與陜北紅軍會師。結束了艱苦卓絕、舉世震驚的兩萬五千里長征,創(chuàng)造了人類歷史上史無前例的英雄壯舉和戰(zhàn)爭奇跡。
12、會寧會師
1936年10月9日,中國工農紅軍第一、二、四方面軍在會寧勝利會師,標志著紅軍長征徹底勝利,中國革命重心成功地從南方長江流域勝利轉移到西北黃河流域。會寧會師成為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轉折點,是革命力量的大匯合,是革命團結的象征,是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形成的基礎,是長征史上的豐碑。
13、長征意義
毛澤東主席曾這樣評價長征的重大意義:“講到長征,請問有什么意義呢?我們說,長征是歷史紀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長征的勝利“實現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事業(yè)從挫折走向勝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中國共產黨為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而斗爭的新的偉大進軍?!?/span>
二、弘揚精神,走好新長征
長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偉大遠征;長征是一次檢驗真理的偉大遠征;長征是一次喚醒民眾的偉大遠征;長征是一次開創(chuàng)新局的偉大遠征。
1、長征精神
就是把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yè)必然勝利的精神;
就是為了救國救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的精神;
就是堅持獨立自主、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的精神;
就是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精神;
就是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斗的精神。
2、內涵解讀
長征精神所堅守的理想信念,始終是共產黨人強筋壯骨的“精神之鈣”(習近平總書記提到過的“半截皮帶”的故事就是對理想信念最好的寫照。就是信仰的力量,就是“鐵心跟黨走”的生動寫照。);
長征精神所包含的意志勇氣,始終是黨攻堅克難的精神優(yōu)勢(“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甭魍局?,無數的紅軍戰(zhàn)士不畏艱險,不畏困難,始終保持積極樂觀的革命精神,斗志昂揚,一往無前。);
長征精神所蘊藏的獨立自主意識,始終是黨砥礪前行的根本指南(遵義會議,結束“左”傾教條主義路線的統(tǒng)治,確立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正確路線在黨中央的領導地位,開啟了我們黨獨立自主解決中國革命實際問題的新階段,在最危急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
長征精神所體現的團結守紀意識,始終是黨凝心聚力、成就偉業(yè)的重要法寶(長征途中,中國共產黨人以大局為重,不斷沖破教條主義的束縛,克服分裂主義的傾向,不僅維護了革命隊伍的團結,而且形成了強有力的領導核心。);
長征精神所洋溢的人民情懷,始終是黨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重要保證(長征途中,黨和紅軍留下“半條被子”“彝海結盟”“單家集夜話”等感人至深的故事,形成與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的血肉關系。)。
3、走好新的長征路
牢記并弘揚長征精神的主旨:就是要從長征歷史和長征精神中深刻認識到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長征路。每一代人要走好每一代人的長征路。今天,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征,就是要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我們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就是要從包括長征在內的黨的光輝歷史中汲取砥礪奮進的精神力量,牢記初心使命,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在民族復興的新長征路上,任務依然艱巨,道路依然坎坷。我們面前雖然仍有“雪山”、“草地”、“大渡河”、“臘子口”等高山險阻、急流險灘。容不得半點貪圖安逸、驕傲自滿的想法。我們要用長征精神的艱苦奮斗之光照亮新征程,以“紅軍不怕遠征難”“不到長城非好漢”的精神狀態(tài),在新的征程中闖關奪隘、建功立業(yè)。
長征的歷史表明: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只要不怕困難,滿懷信心,勇于拼搏,就一定能戰(zhàn)勝前進道路上的任何艱難險阻,永遠立于不敗之地。長征的勝利,是中國共產黨人理想的勝利,是中國共產黨人信念的勝利。
包括偉大長征精神在內的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是中國共產黨人革命風范的生動反映,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體現,是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和思想品德教育的生動教材。
XX校長常講,用精神武裝起來的人是不可戰(zhàn)勝的!相信我們全體黨員一定能用長征精神武裝自己,唯有踔厲奮發(fā)、篤行不怠,方能立德樹人、勇創(chuàng)佳績,為70周年校慶獻禮!
版權聲明
作者原創(chuàng),不允許二次傳播,一經發(fā)現收回會員權益,追究法律責任。
微信訂閱號
聯(lián)系客服